首页动态
     
   创新产教协同机制 造就卓越工程人才
 
通讯员:柴如瑾       责编:孙新华       审核:宋青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6-16 14:20:42
 

2021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作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并强调,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

20223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明确要求解决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健全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有效激发校企双方主动性,有效推进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要顶尖工程技术人才

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7.4%

然而,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大而不强、全而不优一直是困扰制造业的关键矛盾。由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等研究并发布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从规模发展来看,我国制造业排名位居世界第一;但综合考虑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等指标后,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排名第四,位列美国、德国、日本之后。

究其原因,许多产业面临的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不容忽视。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布局和发展期,根据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2023年将存在超20万人的缺口。

制造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需要顶尖的工程技术人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组首席专家林健指出,卓越工程师具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是构筑未来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参与者,能帮助国家赢得在前沿领域的发展主动权。此外,卓越工程师还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发展的开拓者和引领者,能洞悉产业发展态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严建华表示,我国每年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庞大,但工科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尤其是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弊端开始显现,个别高校甚至存在着工科理科化的培养倾向,工科毕业生缺乏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科学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同质化培养问题严重,难以满足企业对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求。

工程教育应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工程师“毛坯”

本科实践课程所学知识的覆盖面、时效性、专业性,和生产实际需求都有距离。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课,哈尔滨某大学学生张路(化名)有些失望,金工实习(金属加工工艺实习)用的车床、钳台只有部分低端制造业还在用,虽然对理解机械设计有帮助,但这种很过时的机加工方式对今后工作没什么用。

武汉某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刘川(化名)也有类似的经历,我们实践课程最后测试的题目应该并没有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严格来说,考查的不是很先进的技术,只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这些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切身经历与感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林健也指出,一些高校没有从长效、可持续的角度来规划工程师人才培养,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真刀真枪地接触企业真课题、用毕业论文替代毕业设计等都是其体现。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永祥解释道,不同于数理基础学科的内部驱动,工程教育受技术迭代和产业变革的驱动,与产业的联系更加密切,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给高等教育中的工程人才培养带来了较大冲击,但学校的课程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理念总体上还是相对保守的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保守的工程教育已经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学生成长的需求。

工程实践的核心特点就是用一切可以用到的知识、材料、技术来创造人工物。这就意味着,工程活动中工程师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蔺亚琼强调,工程教育培养的应当是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师毛坯

把产业界的新兴技术、理念和模式引入学校教育中,推动工程教育变革,以驱动学校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产业需求,这是由工程教育的特点决定的。胡永祥说。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已成为工程师培养的共识。严建华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在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企业和社会则分别是工程师创造现实价值的主战场和直接受益方,三者皆应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有力支撑。

创新产教协同机制 推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针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校企合作针对性不强、合作松散等问题,全国多所高校持续探索产教协同机制创新,推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2016年,浙江大学与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合作,创办了全国首家研究生培养层次的工程师学院——浙江工程师学院,试点开展了成规模、成机制的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创新实践。比如,校内外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授课,企业项目实践,国际院校交流实习和国际双学位合作培养等,优秀毕业生还可同时获得学历、学位和工程师职称证书。

衢州分院联合当地龙头企业巨化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产教融合培养基地,开展研究生专业实践训练;与衢州化工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30余项,将企业生产急需作为研究生论文课题,引导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际。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院长任其龙介绍。

浙江省衢州市市委常委、巨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黎旸介绍,企业给每个学生小组配备至少一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工程师作为导师,带领学生深度参与生产运营、工艺管理和科创研发,共同申请专利、项目考核等。

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一道出口关,也是检验毕业生综合能力的一把标尺。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从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入手改革,推出校企合作毕业设计项目,邀请企业将生产实践中的真问题提供给高校,由校内老师筛选、完善后向学生发布,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选择适合的题目完成。

从最初不到1/3的题目由企业征集而来,到现在学院每年400余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全都来自企业。六七年来,这个制度越来越完善,把企业的真问题引进了校园。胡永祥指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对产业中的真问题理解更深刻,工程经验积累和工程师人才资源丰富。

从开题到中期再到答辩,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在2022届毕业设计中期答辩企业反馈表中,记者看到,企业工程师对每个项目都给出了考核意见,其中,获得优秀设计一等奖的项目方案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设计方案为我们企业库存网络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中期阶段性成果超出预期。

课程是人才培养中的基本单元,也是核心要素。北京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实践性很强。然而,传统的听课、复习、考试的授课方式,很难让学生所学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胡耀光对这门课的教学做了改革,不再按照课程目录和章节顺序按部就班地授课,而是对课程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重构教学内容,分成基础知识、实验仿真和研究选题三大模块。

在设计研究选题时,校园内共享单车的布局与调度、城市救护车的选址布局优化等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的选题,以及自己承担的智能制造、装备运维服务等科研项目都被胡耀光融入教学中,把课程知识点和实际应用、工程需求相结合,提升选题的前沿性和挑战度。

将产教协同与企业人才招聘更好结合起来

针对产教协同中存在的机制障碍、学校热企业冷等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产教协同的目标是让学校教的内容能够与生产实践有更深入的结合,但不是一定先理论再实践。在理论课程中同样可以把应用结合进来,把实践环节前置。蔺亚琼提醒,产业不等于企业,对于那些不能创造经济价值但具有社会效益的工程项目,需要政府、公益组织等支持其工程教育发展。

林健认为,校企合作要以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为根本原则,注重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如订单式培养要依据企业实际需求制定培养计划、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等。一些高校将校企联合培养视为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没有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这不利于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此外,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要吸引企业合作,首先需要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强产教协同育人经验的总结和交流,让地方高校能够学习先进经验,给予它们信心、帮助它们走出一条独特的产教融合之路。

任其龙也指出,校企协同要做到相互促进,地方、企业与高校在科技、人才、资源等方面的需求必须高度契合,比如地方的优势产业与高校派出的学科要方向契合;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与高校输出的人才要层次契合;地方和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源,包括科研条件、项目、经费等,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短板要供需契合。

胡永祥建议,大学可以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联盟,通过推荐毕业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等举措,将产教协同与企业人才招聘、培养更好地结合起来。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2261413版,详情请点击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6/14/nw.D110000gmrb_20220614_1-13.htm

 

 
来源:光明日报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乐竞手机版app,乐竞(中国)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