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
     
   高校“十四五”规划要做好“三个输出”
 
通讯员:王世斌       责编:孙新华       审核: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03-01 08:34:12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高校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在于: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谋大局、开新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审视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主动应对变化,引领时代步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大学要围绕国家战略向国家持续不断地输出高素质人才、高端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更好地肩负起兴学强国这一中国大学共同的使命。

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输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大学作为打造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主体,需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大学的根本任务。

第一,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从教育的基础、结构、环境、关键、核心等若干维度回答好什么是和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坚持内涵发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人才成长多样性、包容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从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健康发展高度,研究未来人才所需的核心素养和能力结构。高度重视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和人文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面对新形势和新环境时,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能力迁移和创新活力。

第二,着力优化和提升教育教学资源的结构和水平,整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各类载体,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环境和创造条件。高校要深入研究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支撑人才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模式;坚持卓越导向,调整和优化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用最优秀的师资和最优良的条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第三,不断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持续增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传承创新对于人才培养这一大学核心职能的向心力、支撑力和推动力。为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校训等赋予新的内涵,以持续教育创新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未来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坚持四个面向

输出高端科技成果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新发展格局需要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高校科技工作需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承担新使命、要有新作为。

第一,要聚焦科研领域与方向。十四五期间,高校要深入研究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竞争力状态。要精准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领域,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问题,调整和优化学校自身学科布局、研究领域和教师队伍结构,形成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研究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都要实现突破和跨越。

第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前瞻性布局,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大学制度优势,促进跨学科、跨院(系)、跨校、跨行和跨国(境)合作,组建攻关联合团队,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互融;深度嵌入重点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第三,改革学科和科研评价体系。完善学科分类、分档评价,注重学科转型升级和特色发展;科学配置各类资源,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建立学科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生态;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的多元评价体系,突出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积极营造信任为先、潜心研究、埋头苦干,鼓励探索、勇于挑战无人区的科研创新氛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输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学作为文化高地需要持续为社会和大众输出高品质的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向前迈进。

第一,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运用,不断产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研究成果。在建设全球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文明对话愈加频繁,多方合作与跨文化利益冲突并存,高校要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理性地对待道德水准与价值认知等方面的国际差异。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成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高度统一,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紧密维系,勇于承担未来更大的全球治理责任。

第二,树立大学品格,全面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学品格体现的是一所大学的内在价值观念和文化气质。在十四五期间,大学要厚植文化沃土,认真总结和凝练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增强师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认同和使命认同,构建具有历史贯穿力、现实感染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育人体系。面对未来世界的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大学品格对社会的文化共享和价值引领。要通过体制机制设计,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十四五规划中,对涵养家国情怀、突出价值塑造、提升创新能力等重要战略主题给出内涵界定和实现路径。

第三,大学要当好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使者。大学肩负着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责任。这一文化使命要求大学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不断推出先进文化精品。为此,大学要加强文化交流与互鉴,提升师生的全球视野,增强师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增强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合作战略的能力。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环节,制度文化是我国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需要我们继续完善大学治理,理顺校院两级关系,推进放管服改革;需要我们持续推动学术治理体系完善和改革,加强科技伦理和学术道德建设;需要我们打造对外传播矩阵,更好地肩负起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责任。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14日第06版,详情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1/04/content_589061.htm?div=-1

 
来源:中国教育报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乐竞手机版app,乐竞(中国)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